12月17日,由我院和浙江核新同花顺网络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研讨会”在学术中心顺利召开。此次研讨会邀请长三角地区高校领导、教育专家,在当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和培养进行了深入解读,旨在通过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探索金融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展示校企合作、金融教学改革与实践育人成果。
上海华东政法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巢湖学院、安徽工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浙江农林大学等22所高校的代表,同花顺人力资源部总监罗永春、iFinD产品总监李成俊、iFinD营销总监张晓伟,及我院党委书记沃健、副院长冯睿、黄董良教授、金融与经贸分院名誉院长陈中放、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金伟林等出席了本次会议,共探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新模式。
我院党委书记沃健教授代表学院对与会的领导、专家和老师们表示欢迎,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在办学和发展方面的举措。沃书记还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我院在实践教学创新方面的探索,包括我院独创的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作为国内本科高校原创用户的经管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等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及运行,以及近年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会议搭建的交流平台,与会代表能充分交流和分享,共同推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推进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会上,我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金伟林作了题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主旨演讲。他指出,根据标普调查,目前超七成中国成年人是金融文盲,在当前互联网、大金融、大数据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已成为经管类人才的必备知识。而我院与同花顺合作开发的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旨在将真实的投融资操作和金融岗位工作引入经管类专业学生的日常教学中,有效推进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将更好地衔接学校和未来职业岗位,更好地服务就业前的“最后一公里”,并在提高学生专业水准的同时,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相融合,高度仿真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产教融合,由我院与同花顺联合设计、开发的校内仿真综合实训平台。它以互联网、大数据、大金融为背景,以银行、证券、期货、基金等实体金融中介为支撑,历史和实时数据相结合,短训和长训相适应,高度仿真现实社会金融生态圈的业务运作方式,实现投融资行为以及金融岗位的模拟。同时,通过采集实训数据,对接相关企业岗位需求,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为高校提供“理论、实践、就业”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与会人员参观了我院金融实训中心,对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及以此为基础的《金融综合实训》课程进行了现场观摩与讨论。多位领导、专家表示,现在国家宏观层面要求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对于如何推进培养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是很值得探讨的。我院与同花顺合作开发的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一方面,校企合作的模式值得借鉴、学习;另一方面,这一综合性、创新性平台和课程的开发,为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对我院金融应用型人才创新培养模式和路径的探索给予了高度肯定。
华东政法大学商学院副院长高汉分享了金融教育国际化改革思路。他指出,作为国际化专业,金融教育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学生学习等方面接轨国际,而目前的国内金融教育在这些方面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欠缺。
我院金融与经贸分院名誉院长陈中放作了题为《互联网大金融背景下的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他认为,“互联网大金融”背景下,间接金融机构尤其银行人才需求减少,直接金融人才和金融投融资人才需求增加,而针对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综合实训平台必须要随需而变,既要仿真金融基本运行环境、金融投资环境、金融综合业务(含融资)环境,又要构建完整的模拟商业社会、搭建金融工具创新平台。
接着,副院长冯睿、黄董良教授针对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的初步构想、建设初衷、开发过程,以及《金融综合实训》课程的开设情况,下一步的专业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计等,进行了详细地介绍,并与与会的高校领导、专家就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展开热烈讨论,就实训平台及互联网背景下金融专业发展提出不同见解。
当前,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势在必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每一所高校的重要使命,而“互联网+”越炒越热,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对于如何推进培养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值得探讨。此次研讨会围绕校企合作、互联网大金融综合实训平台的推出与金融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培养进行了热烈地讨论,不仅为长三角地区高校进一步的合作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也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今后我院实现“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